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自贸区>>专家视点

自贸试验区的使命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

作者:王仁贵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4日    浏览量:6583   字体大小:  A+   A- 

    各地对自贸试验区的争夺,正向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地方的改革热情,但负面影响则是其背后的思维模式仍旧停留于30多年前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的层面。”

 

    针对骤然而起的自贸区申报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告诫到,以过去改革开放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为镜鉴,地方对自贸试验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未来的建设中就可能偏离中央的期望,也就难以承担起自贸试验区的使命。

    在他看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会只有上海一家,但其他地区在建设自贸试验区或自由贸易园区的过程中,一定要减少盲目性,并改变过去的“惰政”思维,切实紧扣自贸试验区改革和创新的重心,探索出中国在新阶段推进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实际上,中国是在用高标准的FTA来倒逼自己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推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的开放、高标准的改革、高质量的发展。”他强调。

力避“伪开放”标签

    《瞭望》: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之后,各地都掀起了自贸区申报热,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燕生:各地想搞自由贸易园区,还是想把自由贸易园区作为本地扩大开放的一个平台和载体。因此从积极意义上讲,自由贸易园区还是能给地方提供深化开放、推动发展的动力。

    但问题是,自由贸易园区的思路还是前35年旧模式的延续,还是争取优惠政策、争取成为“政策洼地”的思维模式主导。

    现在不少人把自由贸易园区的作用夸大了。自由贸易园区是一个特殊区域,从功能来讲,就是一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货物不完全需要进入到境内,还需要国际转口、国际转运、拆拼箱的需求;是为了满足本地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的需要。为了配合这些特殊功能,其会相应设立离岸金融、离岸货币、离岸贸易等服务,其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仅就自由贸易园区来说,它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特殊区域满足特殊功能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全局和战略意义。它对推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的开放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决不能过分夸大。上海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就能推动上海、推动整个中国的发展?这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35年前的开放是有经验和教训的。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