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连续多年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东盟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5日 浏览量:1346 字体大小: A+ A-
11月4日,上海海洋大学与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韩国海事海洋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农业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和印度尼西亚茂物农业大学联合申报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技术创新应用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刚成功入选“亚洲校园”第三期项目。
多年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发挥学科优势,与东盟国家不断加强深入合作,服务东盟国家的发展,助力共建繁荣美好家园。如今,在全面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上海海洋大学正全力以赴驶入服务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快车道。
澜湄项目服务农业发展,助力减贫领域交流合作,共建繁荣家园
近年来,上海海洋大学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举办多次稻渔综合种养国际研讨会,与东盟、非洲和南美洲等国代表分享稻渔种养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方式。
2021年初,上海海洋大学“澜湄国家稻渔种养技术合作及水产养殖减贫”项目获得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涉农项目资助,这也是本年度批准的唯一水产项目。亚洲合作资金涉农项目重点支持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农业合作,包括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以下简称“澜湄”)流域国家等农业合作。澜湄地区大部分国家都面临着农村落后和饥饿贫困等问题。水稻是该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水产品是该地区居民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但稻渔综合种养在澜湄五国(不包括中国)发展缓慢。上海海洋大学将通过澜湄稻渔合作,帮助澜湄国家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保障粮食安全与居民营养水平,培养稻渔专业人才。
该项目将在澜湄国家合作研究和推广适合该地区的稻渔种养模式,评估水产养殖对澜湄国家减贫的可行性,帮助澜湄国家培养稻渔专业人才,建设澜湄稻渔科教合作和技术推广交流平台。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澜湄国家稻渔产业发展,且对澜湄流域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居民脱贫具有重要价值。
海水养殖联合研究服务“一带一路”,助力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共建美丽家园
多年来,学校持续开展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聚焦“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开展海水鱼类繁殖和生态养殖国际合作网络。
2014年,上海海洋大学参与了科技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是第一批落实17个“中国-东盟海上联合基金”项目之一,重点与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合作。
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海洋大学刘利平教授与陈乃松教授、鲍宝龙教授、黄旭雄教授、谭洪新教授等多位教授按“惠、诚、亲、容”的总体要求,与世界渔业中心、NACA、马来西亚国立鱼病研究中心、泰国农业大学、玛希隆大学、布拉帕大学、印度尼西亚巴淡海洋研究所、马来西亚GST海产集团、越南升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了大量的联合研究。
通过该项目的推进和实施,上海海洋大学建立了以水产养殖、饲料营养、生物饵料和动物发育等领域专家为核心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与东盟国家在鱼类人工繁殖技术、鱼类发育、生态养殖与循环水养殖技术和水产品品质提升等方面开展了联合研究,促进了中国-东盟水产养殖领域的科技、教育和产业深层次合作,构建了多层次复合型的互利共赢区域创新合作新模式,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贡献了我国水产力量。项目的实施提升了东盟国家海水养殖技术的整体水平,对发展良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至目前,上海海洋大学在东盟国家建立了养殖示范点3个,核心养殖面积达420亩以上,年养殖产量360吨以上。
2021年8月,科技部批准了“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建设50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之一,上海海洋大学作为核心共建单位加入联合实验室建设。
人才培养、学术研讨服务可持续发展,助力教育合作交流,共建友好家园
凭借突出的学科优势,上海海洋大学多年来致力于东盟国家水产科技人才的培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连续12年为越南和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级水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2002年越南原国家主席陈德良为此授予上海海洋大学友谊勋章。多年来,上海海洋大学为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在内的20余个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水产科技人才。
近年来,上海海洋大学积极探索中国-东盟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在马来西亚建立水产养殖海外实习基地,开展来华全日制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2021年,上海海洋大学设立了“澜湄国家稻渔研究生专项奖学金”,每年招收3名澜湄国家的稻渔方向的全日制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将针对澜湄稻渔种养产业开展相关研究,通过上海海洋大学学习的稻渔理论知识和科研技能对澜湄稻渔种养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推广,推动澜湄稻渔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上海海洋大学搭建了多个学术交流平台,与东盟多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交流机制。2018年6月,上海海洋大学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水产教育院长论坛暨水产高等院所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尼泊尔等国家的相关领导、专家及研究生共120余人参会。代表们围绕“水产教育引领产业发展”的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水产教育交流,巩固和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水产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水产高等院所的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平台。
2019年,上海海洋大学发起组织亚洲水产学会“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分论坛,打造“上海海洋大学-泰国渔业司可持续水产养殖联合研讨会”深度合作平台。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国渔业司建立了定期研讨机制,在泰国相关大学进行科研成果交流,与东盟国家科研单位进行线上技术交流。2019年9月,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渔业司联合举办了第一届研讨会。2021年7月,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国渔业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第二届联合研讨会暨工作会议。
此外,上海海洋大学至2021年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一带一路”高级渔业培训项目。项目得到了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多个国家积极响应,菲律宾、马来西亚、摩洛哥、尼日利亚、泰国、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渔业部门高级行政人员、高校教师、相关研究机构人才与中国、FAO、WTO的渔业、经济等领域专家对海洋渔业、水产养殖等领域发展前沿和国际合作形势、现状与展望等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
截至2021年11月,上海海洋大学已与老挝国立大学、亚洲理工学院、泰国布拉帕大学、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渔业司、泰国农业大学、柬埔寨大学、越南农林大学、GST海产集团公司、拉曼大学等5个东盟国家的9所大学、科研院所签订了13份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在不断的推进落地。
此次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高校入选的“亚洲校园”项目,目前已到第三期,项目建设期为5年。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共享广阔海洋的亚洲国家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海洋高级人才,上海海洋大学将联合日、韩和有关东盟高校认真组织项目实施,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在线教学等方面创新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项目提质升级。
上海海洋大学正以全面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为目标,与合作高校和国际组织深入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努力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水产养殖国际合作网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集聚海事科技资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海洋发展研究院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 中国海洋大学获首批山东省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立项建设
- 哈工程参与建设的亚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启动
- 汇聚青年科技力量 支撑海洋科技发展未来 200余位学者共聚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 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海洋学研究所获批组建辽宁省海洋实时预警重点实验室、共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辽宁海洋资源环境研究应用中心
- 厦门大学高树基团队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成果揭示海洋生物泵调控的碳、氮复合气候效应
-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取得重大突破
- 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国信1号”突破六大关键技术!
- 集美大学祁第团队在GRL上发表成果揭示西北太平洋人为碳加速累积与酸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