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口生产暖意浓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6日 浏览量:583 字体大小: A+ A-
10月19日,记者从嘉兴市港航部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内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086万吨,同比增长11.43%,嘉兴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344.34万吨,同比增长3.61%。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嘉兴港口危中求机、重点突破,集装箱运输、海河联运成为推动港口复苏增长的强劲“马达”,再有优惠政策加持,助推港口生产逆势上扬。
外贸货物增幅扩大
“今年嘉兴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进一步扩大,高于浙江全省沿海港口外贸平均增速8.35个百分点。”嘉兴港航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三季度,嘉兴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20.92万吨,同比增长13.17%。其中,化工原料及制品吞吐量增长强劲,1—9月,嘉兴港完成化工原料及制品吞吐量804.89万吨,同比增长38.22%。港区后方化工企业虽遭受疫情影响,但总体稳定向好,主要用于港区后方企业的进港化工品货物增长较大。
另据介绍,1—9月嘉兴港矿建材料、钢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以及粮食、集装箱等货种吞吐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矿建材料增长最多,完成吞吐量751万吨,占港口吞吐量总增量的80.57%,是增长“主力”;钢铁也有28.84%的增幅,这主要归因于嘉兴市“百年百项”各类基建工程的实施,对于矿建材料以及钢铁等原材料需求量较大。
此外,疫情期间为保障社会对于民生物资的需求,民生重点物资相关港口企业开复工较早,作业量也较高,使得石油、天然气及制品以及粮食的吞吐量也实现上涨。
集装箱吞吐量小步快跑
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19万TEU,同比增长15.88%。
“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受疫情影响较小,保持了增长势头。”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由于集装箱码头企业疫情期间未停工或者复工较早,受影响较小。以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为例,该企业疫情期间未停工,除2月份以外,每月箱量均维持在1.6—1.7万TEU左右,1—9月该码头完成内河集装吞吐量13.91万TEU,同比增长1.08%。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公路运输管控较严,部分企业改走水路。振石集团宇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季帅告诉记者,今年前三季度,该司完成内河集装箱吞吐量3.81万TEU,同比增长49.66%。另一家公司,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海宁尖山码头也完成了集装箱进出1.08万TEU,约为去年同期的11倍多。
在海港方面,集装箱吞吐量也持续改善。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7月至9月,连续三个月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7.84%、28.09%和44.61%。1—9月,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6.30万标箱,同比增长1.72%,累计增速今年首次回正。其中第三季度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4%。
就在不久前,英国劳氏日报发布“2020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行榜”,嘉兴港综合实力列全球第91位,较去年上升5个位次。
海河联运蹄疾步稳
浙北内河通航里程达4000多公里,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000多公里,在开展海河联运方面,嘉兴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了解,早在2012年,嘉兴就开通了“乍浦港区—东洲”航线,标志着嘉兴港集装箱海河联运大幕开启。近年来随着国家口岸开放、腹地经济的发展,嘉兴港又先后开辟了“乍浦—长兴”“乍浦—绍兴”“乍浦—德清”“乍浦—尖山”“乍浦—平湖”“乍浦—苏州”“乍浦—桐乡”等八条航线。
去年,嘉兴市发改委在浙江省率先出台推动嘉兴港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拓展海河联运业务,做大、做强嘉兴港。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嘉兴集装箱海河联运的发展,更多客户“弃陆从水”,有效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
今年以来,嘉兴港更是积极开拓海河联运业务,乍浦港区成立海河业务专班,主动出击,不断强化与内河码头、国际物流、船货代公司等的合作,发挥联动优势,完善海河联运服务体系,全力拓市场,开启“乍浦—长兴”“乍浦—德清”内河航线定点班轮,并与海宁尖山码头等加快合作经营,积极拓展散改集业务。尤其是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车辆运输短暂受到管控,海河联运成为外贸货物进出港的保障通道,助推嘉兴全港海河联运业务逆势上扬。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嘉兴海河联运货运量为2076.45万吨,同比增长13.66%,其中集装箱海河联运量超21万标箱TEU,同比增长57.0%。海河联运的不断放量,成为支撑嘉兴港口复苏的重要动力。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