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短板”到“树样板” 嘉兴港口精彩蝶变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1日 浏览量:328 字体大小: A+ A-
日前,嘉兴港务公布上半年生产数据,今年1—6月,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23.51万吨,同比增长24.9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5.2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6.06%,其中海河联运集装箱量完成20.2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6.10%,货物吞吐量增速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浙江省沿海港口首位。
成绩来之不易,近年来,嘉兴全速畅通航道主动脉、全面加速港口一体化、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全心服务现代物流业,嘉兴港、嘉兴内河港双双迈进“亿吨大港”行列,实现了从“补短板”到“树样板”的精彩蝶变。
开辟新航线
拓展市场“下沉度”
1月22日,嘉兴港务乍浦港区D4泊位,“新明州18轮”集装箱船顺利完成装船作业驶离码头,标志着“乍浦—越南”集装箱航线首航成功。“乍浦—越南”航线是嘉兴港第二条近洋航线,该航线的开通增强了浙北外贸企业进出口时效,降低外贸物流成本,提升了嘉兴港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也为嘉兴港集装箱发展提质增量。
一条条航线的不断开辟,是嘉兴港口主动出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市场谋发展的真实写照。
据介绍,今年以来,嘉兴港务针对内外贸航运市场不稳定、浙北企业海运出口压力大等问题,及时开通“乍浦—南”“乍浦—俄罗斯”等外贸航线,保障外贸出口通道畅通。同时,该公司以项目货为纽带,及时跟进船公司内贸直航线运作,新增“大麦屿—乍浦”黄沙散改集航线,有力促进了内贸箱量的快速增长。他们还进一步做优做强东洲、德清等内河精品航线,优化“五定”班轮运作模式,以优质服务促集装箱海河联运吞吐量提升。
此外,在散杂货方面,嘉兴港务也不断优化运输模式和运输路线,推进“门到门”“点对点”的定制化全程物流服务,积极引导长江客户货走嘉兴港,带动机制砂、河砂等建材业务量快速增长。在稳定煤炭业务等老客户的同时,该公司结合禁废政策,深入走访腹地企业,大力开发替代货种,成功引进纸浆、木薯淀粉等新货种,带动相关业务量实现增长。
发力新项目
打通发展“快速路”
7月12日,嘉兴港乍浦港区D区3号多用途泊位及改造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新建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1个,年设计吞吐量为180万吨,为嘉兴港口海河联运发展、浙北及辐射区域集装箱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嘉兴不断推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为港口发展打通“快速路”。该市加快湖嘉申航道二期工程、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工程全面开工,加快杭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开工、深化乍嘉苏航道前期谋划;加快建设独山、乍浦和海盐港区的内河港池,着力畅通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实现嘉兴港三大港区均具备规模化海河联运集疏运能力。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嘉兴海河联运工程变成了“样板”。
记者了解到,嘉兴还专门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召开推进会、建立项目“赛马机制”、创新开展“云评审”等举措,推动保障重点项目“大干快上”。今年上半年,京杭运河二通道入选全国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市场路大桥已于6月28日建成通车。乍浦港区二期内河港池及码头工程、中国化工新材料园区嘉兴港区配套内河公共化工码头工程、独山内港池散改集项目3个海河联运作业区项目开工建设;建成西港作业区等内河500吨级泊位8个。
瞄准新趋势
搭建智能新平台
“目前,我们正在打造嘉港通电子商务平台和海河联用的一体化电商平台,以实现从外海到内河港口短驳运输的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客户量。”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符岳全介绍。据悉,2020年嘉兴港区集装箱海河联运业务约占整个港口业务的30%,“十四五”期末争取达70%左右。
“一个港口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也需要聪明的‘大脑’。”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该中心就已经在谋划航运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港口物流的融合,提升服务水平,用科技赋能枢纽嘉兴。目前,已建立浙北水网地区海河联运智能化试点及京杭运河和杭平申线(桐乡段)信息化试点。通过实施海河联运信息平台建设、内河航道智慧杆等项目,搭建船港货信息互联互通试验系统,有效消除海河联运各环节信息孤岛壁垒,实现航区内全面感知与互联互通。深入开展嘉兴港发展定位研究,明确新时代海港、内河港融合发展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还出台集装箱海河联运资金补助、免征嘉兴港外贸集装箱货物港务费等减费政策,助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助推港口跨越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的带动优势,加快多功能、煤炭、液体化工等专业化码头和泊位等配套建设,为新材料、物流等临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今年1—6月,嘉兴共发放集装箱补助资金1600万元,免征嘉兴港外贸集装箱货物港务费175万元。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