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站稳全国前三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1日 浏览量:689 字体大小: A+ A-
从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出发的达飞卢瓦尔号货轮船,搭载着近3000个集装箱的板材、纺织品、玻璃制品、轮胎、机械设备等货物,一周左右,这些“中国制造”将通过青岛港今年新开通的中南美航线,登陆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等市场。
在繁忙的港口,能强烈感受到宏观经济的强劲脉动。最近,在前湾港区的泊位上,时而可见达飞卢瓦尔号这样的庞然大物,一进一出之间连通着中国与世界。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贸稳增长承受压力的形势,提速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青岛港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半年答卷”。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45亿吨,同比增长5.3%,位居全国第四;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94万标箱,同比增长11.7%,位居全国第三。
借势“一带一路”织密航线网络
越来越多的达飞卢瓦尔号货轮,体现的是港口航线布局的变化,更深层次则是贸易格局的多元化。
在外需总体收缩的背景下,新兴市场成为拉动外贸的增长点。据青岛海关统计,上半年东盟是青岛第一大贸易市场,青岛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9.3%,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8.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8.2%。
上半年,青岛港持续开航线、扩舱容、增运力,新增东盟、印巴、非洲、南美洲等15条外贸航线,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其中,“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共9条,促进东盟方向出口重箱同比增长5%以上,新兴的南美、中东、印巴方向出口箱量增幅超过20%。仅4月份和6月份,青岛港就两次集中开通“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进一步畅通与“一带一路”及RCEP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通道。
“船公司布局航线,首先考虑贸易市场的变化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国同东盟、中东等地区的贸易往来越发频繁,为港口发展带来极大利好。”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发展公司外贸业务部项目负责人徐腾介绍。
依托“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优势,不断延伸内陆港、拓展港口腹地,青岛港也为身处内陆的沿黄流域地区提供更加便利的出海口。上半年,青岛港开通了2条海铁联运班列,海铁联运线路达到72条,河南、陕西半数以上的出口货物从青岛出海,黄河流域开放门户功能进一步凸显。
一家航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到中美和南美的航线少,三周或者一个月才能有一班船。为了保障货物及时发运,企业要到南方港口去找船。今年,青岛港中北美航线开通,船期增加到一周一班,现在沿黄河流域外贸企业发往南美的货物都愿意从青岛港发运。
大宗原材料需求拉动进口增量
港口是观察经济脉动的“晴雨表”,无论是货种多样性还是货量规模性,都投射着宏观经济的当下形势与未来趋势。
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橡胶等是青岛港主要优势货种,吞吐量位居国内港口前列。全国每进口6吨原油就有1吨在青岛港上岸,每进口9吨铁矿石就有1吨从青岛港上岸,这源于腹地庞大的石化、冶金、橡胶等产业作为依托。
上半年,青岛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5亿吨,同比增长4%。从进口货种来看,外贸进口原油同比增长13.5%,外贸进口粮食同比增长12.5%,纸浆、橡胶进口量同比增长30%。这从侧面显示出,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持续恢复,企业的采购、生产等经营活动渐趋活跃。
“从优势货种能看出国内需求增长对港口发展的支撑,山东省是制造业大省和化工大省,是机电、橡胶、纸浆、金属制品等货物的主要需求市场,这也是支撑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宗进口原材料在港口箱量增长中占比达到41%左右。随着政策利好以及国内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橡胶、纸浆等需求不断增长,拉动港口进口增量。”徐腾表示。
从出口货种来看,相较于服装、家具、农产品等传统货种,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势强劲。上半年,青岛港汽车整车出口量实现翻番,成为外贸加速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
早在今年年初,比亚迪汽车成套散件就通过海铁联运方式抵达青岛港,由长荣海运发往埃及。5月30日,青岛港商品车码头揭牌启用,凭借专用泊位和堆场的硬件优势,为汽车出口开辟更绿色、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陆海”新通道。进入7月份以来,青岛港更提速开设两条新能源汽车海铁联运班列,将比亚迪集团西安工厂和上汽集团郑州基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发往海外。
海铁联运可实现车辆工厂源头进箱,做到门到门封箱管理,避免传统平板车运输中因裸露而造成的车体损害,同时还兼顾了铁路运输成本低、时效强、不受天气影响的优势。以海铁联运通道为纽带,青岛港不断完善全程物流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助力陕西、河南等内陆省份新能源产业发展。
海铁联运只是青岛港提升服务能级和服务效率的一个表现。
强化码头之间协同,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数据烟囱”,创新推出集装箱虚拟操作部,参与山东港口系列拜访推介活动,与兄弟港口、板块公司进行强化协同,实现资源统筹更加高效……这些未雨绸缪的举措,正是青岛港吞吐量能够穿越航运业周期,实现稳步增长的“密码”。(周晓峰)(完)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