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订单950亿元!这家合并后的海工巨头今年或将继续亏损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3日 浏览量:563 字体大小: A+ A-
11月8日,新加坡海工巨头海庭(Seatrium)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更新报告,虽然集团运营和财务表现将继续改善,但预计2023财年将出现亏损。
报告指出,在今年前9个月海庭展示了强大的运营业绩,迄今为止连续交付了8个关键项目,其中有4个在第三季度完成,包括壳牌新建浮式生产装置(FPU)Whale FPU、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两座新建自升式钻井平台“AlSila”号和“Alsasdiyat”号,以及Single Buoy Moorings(SBM)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项目“Almirante Tamandaré”号。
此外海庭在2023年第三季度成功完成了73艘船的维修和升级工作,其中包括24艘LNG船、3艘邮轮/渡船、3座海上钻井平台以及其他不同船型的船舶和海工结构。
目前,海庭净手持订单量共计177亿新元(约合人民币950.75亿元),涵盖33个正在执行的项目,交付时间一直延续至2030年。其中今年承接的新订单共计43亿新元(约合人民币230.97亿元)。截止2023年9月30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绿色解决方案贡献了集团约40%的经手持订单。
今年第三季度,继Vito FPU和Whale FPU两个新建项目取得成功后,海庭在8月获得壳牌又一份意向书,将为壳牌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开发项目建造Sparta FPU。同时,第三季度该公司还接获的英国Seapeak的LNG船“Seapeak Magellan”号再液化改装合同、印度尼西亚PT Apexindo公司“Tasha”号和BP Shipping三艘LNG船维修升级合同。
海庭表示,随着项目的逐步交付和积极地资本管理,集团经营现金流继续改善,净负债比率从2023年6月30日的0.17倍变为0.15倍。
海庭指出,集团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强劲运营表现,得益于在全球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担忧加剧的背景下,油气、海上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绿色解决方案的强劲基本面。集团仍然致力于实现及时交付,并继续关注质量、安全、健康和环境标准。
据了解,海庭由新加坡两大海工巨头胜科海事和吉宝岸外与海事合并而来。胜科海事和吉宝岸外与海事于去年4月达成合并协议,希望通过合并创造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于海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海工船舶行业清洁解决方案的公司。这项交易于今年2月正式完成,由胜科海事从吉宝企业收购吉宝岸外与海事的100%股份。
4月,胜科海事宣布更名为海庭。当时胜科海事解释称,“Seatrium”是“sea”和“atrium”两个单词的组合,它反映了集团业务,及其希望成为为海工、船舶和能源行业提供创新工程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的愿望。
海庭的业务包括4个部门:Rigs & Floaters;维修和升级;海上平台和船舶建造。公司目前在新加坡、巴西、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挪威、英国和美国经营船厂和其他设施。
今年上半年,海庭收入同比增长164%至29亿新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700万新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00万新元成功扭亏为盈。然而由于合同准备金和合并费用,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2.64亿新元。
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