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打响27艘18500吨油化船攻坚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浏览量:13 字体大小: A+ A-
近年来,福建船政及旗下企业大批量承接建造出口海工船、客滚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产品,在国际船舶市场打响了广泛的知名度与品牌度,共计揽获了27艘18500DWT油化船订单。面对批量油化船建造“技术复杂度高、交付周期紧、质量管控严”的三重挑战,福建船政以“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为行动纲领,通过“三地并行推进、技改成果转化、项目精细管理”三大策略,实现了从首制船到系列船的效率跃升,以优异成绩赢得业界与国外船东高度赞誉。
一是确定“发展路径”
福船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福建船政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如堂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全体干部职工要以经略海洋、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使命,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信心,抓住目标不放松,在严峻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突围,在推动企业改革创新中奋勇争先,共同绘就福建船政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福建船政及旗下企业要大力管控企业在规模跨越式发展中潜在的各类风险;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布局,扩大主导产品谱系;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精细化管理、推进数智转型,加快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实行“三地协同推进”
面对27艘油化船同步建造的“超级工程”,福建船政创新采用“三地协同推进”模式,统筹马尾造船、东南造船、冠海基地等主力厂区资源,形成“攻坚+经验输出+追赶超越”的良性竞争格局。首先,三大主力投入批量船建造,形成“有人攻坚克难、有人改革创新,你追我赶”的新局面。其次,发挥技改成果的作用,以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新场地、新装备齐上阵,使得新船建造一路绿灯,关键节点捷报频传。其三,强化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赋予项目经理职权,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落实质量、安全、进度、组织协调、环境保护等工作,使得新船建造既快又好。
三是强化“精细化管理”
福建船政及其旗下企业将精细化管理列入日常重要工作,在造船一体化平台建设方面,经过不懈努力,已逐步实现造船业务一体化、协同化高效运作。目前,平台建设在生产计划方面,推进生产前准备计划管理(材料纳期及设备纳期)、后行中日程计划管理、单船项目综合管理等工作落实到位;在设计管理方面,完成设计功能及AM接口开发工作,及时进行部署与测试,系统试运行取得实效;在质量管理方面,已全面开展线上内外报检工作,实现关键数据可采集、可量化、可应用,推进“制造+智造”融合迈上新台阶。
在18500DWT油化船建造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该型船共计14个货油舱,单舱不锈钢管焊缝计200余道,全船达2800多道焊缝,均需进行焊前焊后报验工作,且货油舱特涂需所有焊缝饱满无缺陷。为此,企业针对该项技术难点问题,组织党员骨干和技术能手成立“攻坚小组”,以思想引领行动,以行动推动业务提升,顺利在货油舱搭载结束后15天内完成质量报检,甲板机械完整性达97%,舾装工程完整性达98%。
四是创新“分段建造”
企业针对18500DWT油化船分段建造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重点推进分段制作进度和提升分段产量,协调分段需求顺序和生产工序衔接,提高总组比例,并推进薄板分段产能提升与精度控制;其次,引进“小组立智能焊接生产线”“先行小组立智能焊接工作站”等智能化生产线,可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生产线信息的监视和控制,还能进行精确、高效的切割加工及零件信息喷码作业,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再次,船体分段建造通过DAP组立流程图的形式,有效对零部件的组立及流向代码进行精确定义,实现完整性与精确性。标志着福建船政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领域中迈上新台阶。
五是实现“中国智造”
福建船政高度重视数字化管理,并以深度融入为27艘18500DWT油化船这场攻坚战注入新动能。有关部门以“1+2+3+N”信息化框架为纲,分阶段推进造船一体化平台建设:生产计划实现材料设备纳期精准管控,设计管理完成AM接口开发并进入试运行,质量管理全面线上化,实现关键数据“可采集、可量化、可应用”的智能体系,有效地推动传统造船业向“数字锻造车间”的转型。
六是开展“国际间合作”
日前,福建船政收到来自国际知名涂料企业先进聚合物涂料有限公司(Advanced Polymer Coatings, Inc.)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赞扬了东南造船涂装部部长、生产管理部码管室主任崔朝辉在“MarineLINE涂层船舶”项目中的优异表现。在Notus(DN18500-2)与Buran(DN18500-5)两艘18500DWT油化船建造过程中,崔朝辉及其团队不断强化工艺工法优化与应用,对各关键项目节点展开攻坚,成功实现了项目周期较前一艘船舶缩短44%的显著成果,同时确保了涂层应用质量和安全标准。信中特别强调,这一卓越成效源于崔朝辉对操作挑战的细致分析和针对性改进措施的实施,期待在未来项目中复制这一成功模式,并希望与福建船政进一步深化合作。
如今的福建船政及旗下企业,既延续了“创新图强”的匠心基因,更以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为导向,致力于构建起涵盖研发、设计、建造、维修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此次MarineLINE涂层船舶项目的成功,仅是开展“国际化合作”成功案例之一。
七是做好“风险防控”
福建船政设立法务部与专业人员,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的全流程管理,构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复盘”的闭环体系,避免因市场波动、政策调整、技术迭代等引发的颠覆性风险。在承接27艘油化船订单时,通过供应链风险预判,提前锁定关键原材料供应,规避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并采取资源优化、融资赋能、技术赋能、架构创新、标准建设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成为抵御风险的压舱石,更是扬帆远航的助推器。另外,法务部与专业人员还完成了5000余份经济合同的法律审核,并参与修改了21项公司制度,通过系统优化提升履约风险管理效率,为企业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是创造“福建速度”
2025年2月28日,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承建的1艘18500DWT油化船提前129天交付,创造了“福建速度”。2025年3月26日,东南造船承建的另1艘18500DWT油化船,经过奋力拼搏提前25天顺利下水;截至目前,福建船政所承接的27艘18500DWT油化船订单中,已成功交付3艘、在建19艘,剩余5艘即将开工。
福建船政在这场27艘18500DWT油化船攻坚战中,不仅实现了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的跨越,更构建起“智能+绿色+国际”的新型造船新生态。随着27艘油化船陆续完工交付,福建船舶工业正以创新之姿,在世界高端装备制造版图上镌刻下新的坐标,展现中国造船业在高端特种船领域的硬实力。
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