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海运纵览>>船舶市场

聚焦深远海 打造海上粮仓

作者:燕翔-整理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6日    浏览量:8522   字体大小:  A+   A- 

聚焦深远海 打造海上粮仓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我国是人口大国,新时代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而发展水产养殖需要广阔的水资源,仅靠内陆有限面积的自然水储是不够的,需充分利用我国沿海大国的天然海域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海养。然而,由于海水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近岸海水养殖空间越来越小,导致水产品供求不平衡,需怎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

为响应中央“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我国深远海养殖逐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科技界和企业界等相关人士的重视,各地校企政多方牵手,特别是10月中旬青岛获批国家首个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提高实现水产养殖动能转换的做法,不仅打造海洋牧场这个“海上粮仓”样板工程,也对海洋经济的经略和维护我国专属海域权益意义重大。

海洋牧场定义

目前,海洋牧场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解释,其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其认知的不断深化。目前国内对海洋牧场的认识可以归纳为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SC/T9111-2017 海洋牧场分类》)。狭义上,海洋牧场是一种以人工鱼礁为基本养殖载体,以生态系统平衡为指导思想,结合渔业增殖放流、健康养殖等技术手段,从而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但广义上,海洋牧场是以人工鱼礁投放和海藻床建设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基本手段,选定重点海洋物种繁衍为生态核心目标,在总结传统海洋渔业生产规律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动态生态系统。

从海洋牧场的含义及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实践上看,海洋牧场有两个核心要素,其中人工鱼礁和海藻场(海草床)建设是海洋牧场建设的核心构成要素,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增养殖是海洋牧场建设的核心技术要素。从以上定义看,海水增养殖和海洋牧场不能完全划等号,海洋牧场是海水增养殖的高级发展阶段,具有其特有的核心要素,更加注重生态修复和资源养护,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和承载力,更加注重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海洋牧场以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等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世界渔业养殖装备现状

挪威是全球深海养殖领先国家,其所掌握的冷水养殖和高端海工装备技术在全球独树一帜。目前,挪威已在全世界相应海域国家申请专利,几乎垄断了深远海网箱式养殖平台的设计技术及运营市场,形成了从装备设计、鱼苗培育、远海放养、活鱼捕捞、鱼肉生产到物流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很多挪威渔业公司提出了先进的深海养殖模型理念,使深远海网箱式养殖平台跟传统渔场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新型渔场由钢结构组成;其次,新型渔场只需要3~5个工作人员即可控制上百万条鱼的生长,自动化程度高。当前,已进入建造阶段的新型渔场有挪威SALMAR公司设计的海上渔场,也就是武船重工承接的半潜式海上养殖平台装备,还有挪威Ocean Aquafarms公司设计的Hex Box深海养殖网箱。其中,前者已经运往挪威,并将于近日在Frohavet & InnovaMar渔场投入使用。

养殖工船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诸多实践。西方养殖业发达国家除了挪威外,还有如法国、西班牙等,以及许多岛屿地区如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养殖工船视为重点研发和推广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养殖工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虽有诸多实践,但一直未成为主体产业,这或与生产规模有限、远海养殖需求不足等因素有直接关系。2015年,挪威NSK船舶设计公司发布了其设计的大型深海养殖工船,总长430米、型宽54米,造价为6亿~7亿挪威克朗,1艘养殖工船可以容纳1万吨三文鱼成鱼或超过200万条幼鱼,还可以降到海平面以下10米深度。该养殖工船将设计成钢架结构,每艘船上可以安装650米×50米的养殖网箱,网箱深度可达60米。除了新建外,还有倡导改装二手运输船进行渔业养殖--20165月,挪威航运界的传奇人物John Fredrisksen在希腊海事展上提出将船龄在10年左右的散货船改装成养鱼工船,总费用为1550~1800万美元。这样既可以去产能,加快船舶更新换代的速度,又能促进全球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渔业养殖装备现状

由于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近海养殖为主,粗放式养殖不但设施简陋、工艺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也导致目前15米等深线以内适于渔业养殖水域的饱和,而15~40米的水域利用率不到1%40米等深线的深水域尚未开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多宝鱼之父”雷霁霖院士提出了在我国建造海工船的初步设想。雷院士称,深远海养殖平台建成后,有望与捕捞渔船相结合,形成驰骋深远海和大洋、持续开展渔业生产的“航母舰队”。

在深远海网箱式养殖平台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深远海养殖平台的制造能力,设计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不仅承接建造了全球第1座半潜式养殖平台,而且又接连获得了12座深海养殖平台订单。此外,武船重工也于日前与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签订了“深海1号”大型智能网箱制造协议。

在养殖工船方面,2016年大连阿波罗海事服务有限公司牵头论证的由散货船改装成养殖工船的总体方案设计获得了DNV GL船舶设计的原则性认可证书(AIP)。该船通过换水孔使船舶货舱内外相通,艏部安装单点或发散系泊设备,可抗17级台风。20177月,我国首艘养殖工船也在山东成功交付,该船由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日照港达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改装。该船总长86米,型宽18米,型深5.2米,设计有16个养鱼水舱,可满足冷水团养殖鱼苗培育和养殖场看护要求。

造船厂转型—谋求油转渔跨界

“海上粮仓”远海养殖现阶段主要是采用海上可移动养殖工船(平台)作为全新的养殖载体,能够实现自由游弋养殖,适应南北接力养殖的需要,将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与工业化养殖相融合,实现海洋养殖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开发或改造适宜的海上可移动养殖工船,以全面适应我国养殖生产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从市场来看,国际上挪威、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渔业大国的大型养殖公司已经成功运营多年。挪威三文鱼养殖巨头萨尔玛集团的市场调查显示,仅挪威渔业市场就需要至少100台套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另外我国来说,据初步调研,我国适合新型渔场养殖的海域约为16万平方公里。仅以南海为例,海域水深为45~100米、且适合开展深远海渔业养殖的海域面积约为6万平方公里。随着我国南海渔业养殖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据测算,未来可形成约1800亿元人民币的渔业装备市场,成鱼年产值将达1350亿元。

中国船级社CCS已经发表了《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指南》,对可移动养殖工船定义为具有船形、排水型结构的,具备自航能力的,在漂浮状态下采用定位系统,可抵御一定海况,在设定作业水深下能够进行渔业养殖的设施。

在深远海网箱式养殖平台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深远海养殖平台的制造能力,设计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74月,烟台中集来福士接获了挪威Ocean Aquafarms公司5座可伸缩式深海网箱,此后,中集来福士又与国内多家公司签署了多份深水养殖网箱建造合同。,近两年来,中集来福士相继生产建造完成“耕海一号”休闲渔业网箱、国鲍1号”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和全球最大深水养殖工船等大型或超大型装备。

大船集团进军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领域,全球首创利用淘汰船型改造离岸养殖工船,在913日,大船集团与宁德市金澳实业有限公司、福建夏威海洋牧场有限公司在福建省宁德市签订了《福建宁德深远海抗风浪智能化可移动养殖平台项目合作协议书》。1012日,大船集团同东方渔业签署了10+8艘大型养殖工船建造意向协议。

事实上,大船集团并非是国内最早进入海洋渔业养殖装备市场的船企。201763日武船集团为Salmar集团建造世界首座全自动深海半潜式“智能渔场”——“OCEAN FARM 1(海洋渔场1)201854,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在青岛武船建成交付,这是世界最大的、我国首座全潜式大型网箱和亚洲第一大深远海智能网箱。

除了上述几家海工企业转型升级外,中交建旗下也纷纷进入,今年9月中交海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交海建)成功中标“宁德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总包项目,项目投产后将可形成65千方养殖水体,年产值规模至少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深远海养殖平台的投入将在节能减排、生态修复、改善民生等方面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9月中旬振华海工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召开2020年度公司科技研发项目《离岸深水海鱼养殖平台研究》启动会,优化设计一型适应离岸深水环境的新型海鱼养殖平台。振华重工已在该领域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探索:自主研制了国内首创的深远海机械化海鱼养殖平台“振渔1号”。

除了相关海工船厂外,其他也各有建树,今年322日,由马尾造船为福鼎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造的单柱半潜式深海养殖渔场“海峡1号”下水,由半潜船拖带至福鼎海域安装。

今年8月中国船舶集团七一一所顺利中标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动力系统集成项目。该船总长249米,型宽45米,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

提供养殖装备建造的“中国方案”

据悉,考虑到我国拓展蓝色经济新空间、发展深远海智能化渔业的战略需求,企业可以深远海养殖装备为核心,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创新研究养殖模式,逐步形成新型渔业资源调查装备、渔业养殖装备、渔业捕捞装备、渔获加工装备与系列渔业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可以说,未来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可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在目前船舶市场持续低迷、海工产业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海洋渔业养殖装备市场无疑将成为国内船企转型升级的最好选择之一,同时也是淘汰多余运力的好办法,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我国海工船厂早就意识到深远海养殖装备不仅是深耕海洋、构建完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重要途径,而且是转型发展推进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市场领域。特别是最近油气市场低谷时期,大家纷纷转型,已经交付完成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半潜式全自动现代化深海养殖装备、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等深海养殖装备,而且即将开工建设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深远海养殖装备建造不仅是船舶工业与渔业深化融合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创新之举,也是探索深度融入内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想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我国船舶工业首先要加强与渔业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大件研发+设计+制造+配套的合作平台,根据不同海域。不同装备特点来开展研发工作;其次,要结合当前装备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利用好5G时代风口,开展两者结合工作,提高现代化水平;再次在开展研发工作时候,加强对于深远海装备标准、规范的建设,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在这一领域话语权,提高我国船舶在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及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打造好属于中国人的“海上粮仓”。

参考文献: · [1]潘滢,陈新,田其.海上可移动养殖工船设计要求浅析[J].中国船检,2020(08):60-64. · [2]谢华平,李峰,马群,尹娟. 深远海养殖:经营海洋主权打造海上粮仓”[A].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中宣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2019)城乡发展要情汇编[C].: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2020:7. · [3]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海洋牧场与海水增养殖[N]. 中国渔业报,2018-04-16(A02).

来源:国际海事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