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路径曝光!两大海工巨头合并倒计时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浏览量:1662 字体大小: A+ A-
在多年来的市场传言和猜测之后,这一次新加坡两大海工巨头期待已久的合并终于将成为现实。吉宝岸外与海事(Keppel O&M)和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将通过整合互补强化实力,瞄准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打造一家更强大的企业。
两大海工巨头合并上市,吉宝钻井平台资产另外打包出售
6月24日,吉宝企业与胜科海事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已经签署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进行排他性谈判,以期合并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
吉宝企业和胜科海事将进行相互尽职调查,并讨论潜在合并的条款,预计这将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合并完成,合并实体将成为一个上市公司,胜科海事的股东将持有合并实体的股份,而吉宝企业则将获得合并实体的股份和最多5亿新元的现金报酬。
根据谅解备忘录,吉宝企业将与合并实体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成立一家50-50合资公司,吉宝企业将持有合资公司的50%股份。这将允许吉宝企业继续获得其项目所需的吉宝岸外与海事能力,条件有待商定。合资企业的范围将取决于有关各方之间的最终协议。此外,在接受监管审查的情况下,合并实体将成为吉宝企业项目的首选EPC合作伙伴,因为合并实体拥有相关专业技术。
吉宝岸外与海事在Floatel International Ltd和Dyna-Mac Holdings Ltd所持有的股份将不包括在合并范围内,这些股份将由吉宝企业保留。同样不在合并范围内的还有吉宝岸外与海事遗留的已完工和未完工钻井平台及相关应收款项。
与此同时,吉宝企业还与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Kyanit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签署了一份无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以期将吉宝岸外与海事遗留的已完工和未完工钻井平台及相关应收款项出售给一家独立资产公司。资产公司应独立于合并实体进行管理,并将与合并实体签订服务协议,以完成部分未完工钻井平台,并提供其他服务。
吉宝企业将保留这家独立资产公司不超过20%的股份,而Kyanite打算购买的外部投资者将持有至少80%股份。吉宝企业将以信贷票据的形式收取遗留钻井平台和相关应收账款项的对价。未来,将由外部投资者提供资金用于建造未完工的钻井平台,吉宝企业将不再提供资金。在钻井平台租赁市场的条件改善时,这些钻井平台或是资产公司将被出售或证券化。
两项拟议交易将互为条件,同时进行。按照吉宝企业的预期,合并交易不太可能在今年年内完成。
吉宝企业首席执行官卢振华表示:“吉宝企业仍将继续保留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运营和维护能力,以便在选定的业务领域抓住机遇。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还将继续获得吉宝岸外与海事在海上可再生能源和近岸开发等领域的能力、知识产权及技术,这些都将属于合并后的实体。”
目标新能源市场,创造一个更强大的企业
吉宝企业的子公司吉宝岸外与海事是全球最大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制造商之一,胜科海事则是仅次于吉宝岸外与海事的主要制造商,两家公司都在新加坡和海外(包括巴西)拥有船厂,雇佣了数千名员工。
通过合并,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希望创造一个更强大的联合企业,更好地利用能源转型带来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持续减少,海工业务大幅萎缩。去年以来新冠病毒冲击、石油需求和价格下降,以及全球能源转型,这些因素都加剧了长期的低迷。因此,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的许多全球同行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以创造规模、留住人才,并更有效地利用其资产基础,帮助其在能源转型中获得新机遇。
虽然石油勘探和相关活动的前景仍不明朗,但能源转型的前景十分强劲,包括海上风电和氢气等领域。国际能源署(IEA)最近呼吁,到2030年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将增加两倍以上达到每年近5万亿美元。与业内其他同行一样,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也必须抓住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
目前,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已经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吉宝岸外与海事已经获得了许多主要企业的订单,包括TenneT Offshore的两个换流站订单、沃旭能源(Orsted)的两个海上风电场变电站订单、以及Dominion Energy的全球最大海上风力涡轮机安装船订单等。胜科海事赢得的合同包括西门子Dudgeon海上风电场项目(已成功交付)、沃旭能源Hornsea 2海上风电场的变电站和上部模块合同,以及RWE Renewables的Sofia海上风电场高压直流输电(HVDC)海上换流平台合同。
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指出,如果合并能够完成,这将创造一个更强大的企业,以利用海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不断增长的机遇。通过结合两家公司的互补优势,合并实体将能够加速双方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更好地竞争更大规模的合同,同时追求更大的经营规模、更广泛的地理分布和更强的能力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认识到,多年来积累的工程人才的能力和经验是其业务的标志,也是其取得历史性成功的重要因素。合并后的实体将汇集双方最优秀的人才、工程技能、知识产权、技术诀窍和互补的船厂能力。这将增强合并实体的实力和弹性,以更好地在全球目标细分市场进行竞争。
合并传言由来已久,新加坡市场看好合并前景
长期以来,新加坡分析师一直希望,吉宝岸外与海事能够与胜科海事合并,从而整合新加坡海工建造行业,取得更好的规模经济效益。早在2017年,市场就开始传出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合并的消息。
凯基证券(KGI Securities)的分析师Joel Ng表示:“之所以需要合并,是因为竞争,以及需要更大的运营资金来承接新的、更大的项目。”
近年来,由于原油价格下滑,钻井平台市场供过于求,新订单减少,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的业绩持续恶化,两家船企合并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
吉宝岸外与海事的钻井平台业务已经成为影响吉宝企业发展的一大负担。特别是在去年上半年,油价暴跌加上疫情影响,吉宝岸外与海事出现了8.9亿新元的巨额减值损失,直接导致吉宝企业上半年净亏损5.37亿新元。去年全年,吉宝企业亏损达到5.06亿新元,主要是受吉宝岸外与海事的亏损拖累。
进入2021年,吉宝岸外与海事依然未能扭亏为盈,成为一季度吉宝企业旗下唯一一个持续亏损的关键业务部门。
胜科海事的业绩也不乐观。去年全年,胜科海事收入同比下降48%,仅为15.1亿新元,净亏损从2019财年的1.37亿新元扩大至5.83亿新元。
过去12个月,吉宝企业的股价下跌约15%,胜科海事更暴跌40%。在市场看好合并的同时,两家企业持续的赤字也导致合并一度希望渺茫。
2019年,淡马锡控股向吉宝提出部分收购献议,当时新加坡市场普遍预测这是两大海工巨头合并的前奏曲。去年6月,胜科工业宣布分拆子公司胜科海事,并为胜科海事进行资本重组,使淡马锡成为胜科海事的直接和主要股东,新加坡市场立即认为合并的主旋律就要奏起。
然而,由于吉宝岸外与海事的巨额减值损失拖累吉宝企业2020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导致未能达到淡马锡收购交易的前提条件。淡马锡随后宣布放弃约30亿美元收购吉宝集团控股股权的交易,使得两大海工巨头的潜在合并再次变得遥遥无期。
今年年初,吉宝企业宣布将对吉宝岸外与海事进行重大转型重组,彻底退出海上钻井平台建造业务,并将重心转向基础设施项目和海上可再生能源。通过重组,吉宝岸外与海事能够将钻井平台资产的建造和所有权从核心业务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吉宝岸外与海事成为一家更加精简、资产更加轻便、人员也更少的企业。
当时,吉宝企业首席执行官、吉宝岸外与海事董事长卢振华强调,针对吉宝岸外与海事的重组,吉宝企业也在探讨其他“非有机”选择,即合并和脱售。
如今随着两家企业的正式官宣,意味着两家海工巨头的合并正式进入倒计时。
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