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 蓝图这样铺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浏览量:875 字体大小: A+ A-
海关总署近日印发《“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明确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基本建成。
聚焦这一中长期发展蓝图,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的关键五年,海关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以规划引领发展,持续深化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规划提出,面对机遇与挑战,全国海关必须在新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谋划未来发展,主动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必须把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李魁文说,“十四五”时期,海关必须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推动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规划部署的未来发展任务中,居首要位置的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两大领域,涉及15项具体举措。
“规划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海关服务大局的重要着力点。”李魁文介绍,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明确提出构建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国门安全防控体系,并将加强进出境环节实货监管排在第一位,突出海关把好国门的首要职责,同时在强化税收安全、检验检疫监管、风险整体管控、严打走私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围绕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规划部署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加快口岸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目的就是通过高质量海关制度创新和政策措施,重点在外向型经济领域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李魁文说,海关将立足国内大循环,服务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重要交汇节点作用,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规划还设置了20个专栏,包括“十四五”时期海关发展主要指标专栏和19个具有支撑性、引领性以及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工程项目专栏,是对规划重点工作的细化,也是推进规划落实的重要抓手。
首个专栏聚焦“十四五”海关发展主要指标,其中到2025年,预期形成“一带一路”海关国际合作机制超90个,与境外“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国家(地区)数量达15个,进口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超99%,国际卫生港口岸创建35个,口岸海关动植物检疫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100%,AEO互认国家(地区)数量不少于60个,海关业务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达100%。
据悉,发展主要指标中,除与境外“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国家(地区)数量、AEO互认国家(地区)数量2项是“十三五”时期原有指标,其余5项均为适应“十四五”新形势、新要求新设指标。
“国际卫生港口岸创建数量是世卫组织口岸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的升级版,这项指标的设置有利于海关快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李魁文说。
此外,规划还围绕持续深化海关改革、全面推进法治海关建设和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应用水平等领域部署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任务举措。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