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两会物流“新”声
作者:全媒记者 甘琛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0日 浏览量:577 字体大小: A+ A-
悠悠百姓事,两会总关情。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物流相关内容篇幅较多,使得物流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物流业发展,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哪些好的建议和意见?本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发展物流新基建
提升供应链效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如何推动供应链效能提升?代表委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加快发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中国供应链效能,促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是以新型基础设施为载体,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升级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标准化服务的能力,为企业提供网络化、数字化、低碳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供应链效能。
以传化智能物流平台为例,平台可将上游的生产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中间的物流企业、承运商、货车司机,全部都串联起来,实现了企业物流类似快递般的一键发货、高效送达,可为企业提升物流供应链效能10%—20%。徐冠巨说,国内的一家有色金属矿业开发企业,通过接入平台货运网,企业从派单到装车时间缩短4.5小时,运输效能提升8%,到货及时率由89%提升至96%,综合物流成本下降4.7%。
传统物流迈向智慧物流时代,物流新基建迎来新机遇。全国人大代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谈民强建议,建设无人物流专用公路升级智能交通。
“对智能汽车交通运输需求较强的省份,可升级建设省内高速基础设施,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形成智能汽车、非智能汽车混流的高速示范应用场景;对智能汽车交通运输需求非常强烈的省份,可根据地理特点及运输的性质,新建智能汽车专用道路,如无人干线物流专用公路。”谈民强表示,“根据各省自身运输特点,全国可以规划10条以‘线’为代表的高速公路高等级智能汽车示范应用路线。”
鼓励使用新能源
发展绿色低碳物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自我国明确“双碳”目标后,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探讨如何实现。今年全国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积极为物流“双碳”目标实现出主意。
鼓励物流业用新能源车,无疑能减少碳排放。全国人大代表、江汽集团高级工程师周福庚建议,优化新能源货车用车优惠政策。他认为,应降低车辆购置成本,延续给予轻型燃油货车置换纯电货车补贴的鼓励政策,并适当扩大实施范围,鼓励纯电动、氢燃料等产品的规模化推广。
周福庚建议,降低新能源货车用车成本,并给予一定运营补贴,同时完善新能源货车用电价格、停车费用、高速路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地方开放路权,制定新能源货车差异化交通管理措施,扩大新能源货车通行区域,缩减限行条件等。此外,要加快新能源货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完善新能源货车高频使用场景,如快递、邮政、城配等周边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择优改造部分场景的充电设施,同时符合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货车充电使用条件。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生鲜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泛推广使用绿色、低碳、高效的氨制冷剂是推动冷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氨制冷剂都是冷链行业的主流选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建议,要健全完善制度,严格执行法规和标准规范。
他建议,根据氨制冷安全应用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修订符合氨制冷新技术的法规和标准规范;为涉氨制冷企业规范化应用和监管部门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禁止用其他行业标准规范对涉氨制冷企业进行监管。
推进“互联网+”农业
打通“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如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许多代表委员纷纷支招。
针对当前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流通基础不优、流通体系不畅、流通效能不高等现实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建议,要加大西部农村公用型、共配型物流场、站、点等设施的政策支持力度,合理有序布局一批物流基地、分拨中心、配送站点和冷链仓储设施,升级一批乡、村级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网点;在资金方面,鼓励各地优先采取贷款贴息、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同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转型升级。
当前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在农村普及较快,但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诸多短板。如何推动农村智慧物流发展,代表委员们发表了真知灼见。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认为,首先要加大投入,推进数字化物流基础设施、农业大数据平台、数字农业园区等硬件载体建设,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监测、监管、调度、运营等系统建设。其次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数字素养培训,让农民更好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最后要建立涉农信息服务机制,做强农业农村大数据。整合农村生产数据、管理数据、流通营销数据和服务数据等,鼓励平台企业利用数据资源为农产品营销等提供精准服务,提高农业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建议,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加强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运用。推动产业链延伸,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冷链物流设施、末端零售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委李云才也建议,加快发展乡村智慧物流,构建、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增强末端服务能力,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水运网